首页 常识
首页 > 常识 >

土公蛇学名叫什么(农村人常说的土呆子,是什么蛇?)
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被蛇咬伤的人,大约在50万人左右。而其中有30万人,是被各种毒蛇所咬伤的。比如:竹叶青、金环蛇、银环蛇等。

但是相对于这些毒蛇而言,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呆子,才是真正的伤人之王。30万被毒蛇咬伤的人中,至少有七成,是被土呆子咬伤的。

那么,农村的土呆子,是什么蛇?它又为什么成为我国蛇类中的“伤人之王”呢?

农村的土呆子

土呆子,学名:短尾蝮蛇。土呆子只是安徽部分地区,对其的俗称。这样的俗称它们还有很多,比如:土公蛇、狗屎蝮、草上飞、七寸子、土球子以及驴咒子等等。

其全身以土灰色为主,身上有着开放性的马蹄状深棕色斑纹。头呈三角形,具有颊窝,尾长较短。

喜欢栖息于耕作区、沟渠、路边和村落周围。一般在傍晚或凌晨时分活动和捕食,主要的捕食对象有:老鼠、蛙类、鱼类、蜥蜴以及鸟类。

因为长期的和人类生活在同一区域中,和人类接触多了。性格也变得比较平和,很少主动攻击人类,但也不惧怕人类。

而其之所以成为我国伤人最多的毒蛇,也是因为如此。同时,也是因为伤人众多的原因,它们是农村人最痛恨的毒蛇。

伤人之王----土呆子

土呆子,是一种卵胎生的蛇类。受精卵直接在母蛇体内发育,然后母蛇直接诞下小蛇。

并且一出生的小土呆子,体长就可以达到14-19厘米,而且天生拥有着致人死亡的毒液。因此,野外存活率极高。

每年的5-9月份,是土呆子的繁殖期。母蛇也能在这个时期,诞下2-8条小蛇。这也让它们成为了我国众多毒蛇中,分布范围最广,数量最多的毒蛇。

分布范围广了,数量多了。自然而然地,咬伤人的概率就大大地增加了。

另外,和众多动物一样,土呆子的南北差异也较大。分布在我国北方的指明亚种,身体颜色较浅,但体长较大,成年后体长可以达到1米以上。而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中华亚种,身体颜色较深,体长也较小,成年后在45厘米左右。

指明亚种

每年的5月、6月以及10月,是它们咬伤人地高发期。因为这时是农村正是最忙的时候,忙碌的农民们也根本无法时时刻刻注意到脚下。

土呆子,虽然平时很少主动伤人。但是当被踩到时,也难免会出于自卫,对踩踏者展开猛烈的扑咬。

那么,土呆子的毒液毒吗?被咬伤后,会有生命危险吗?

土呆子的毒液

土呆子的毒液,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,可能会含有少量固体。和众多毒蛇的蛇毒一样,不仅剧毒无比,还有着许多促进消化的多种酶。

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,当一只老鼠,被土呆子吞入腹中后。3-7天就会被完全消化,而那些难消化的比如毛皮、骨骼以及爪子,就会随着消化的完成被排出。而当一条刚被被迫排过毒的土呆子,吞入一只老鼠2-3天后,老鼠则会被完整的排出,没有任何被消化的迹象。

土呆子的毒液,是一种混合毒。毒液的半数致死量在:0.5-2mg/kg之间。排毒量因个体大小差异较大,最大相差五倍之多。

大的,50厘米左右的土呆子,排毒量在31.98毫克。而小的,18厘米左右的土呆子,排毒量在6.24毫克左右。

人一旦被咬伤,蛇毒中的突触前神经毒素,以及血循毒素。就会造成人体心肌损坏,血尿等症状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被咬者会因为肾脏衰竭而死。

但被咬伤后,也不要过分害怕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历年被它咬伤的20000人中,只有7.65%的人,出现了重大残疾以及死亡。所以一般只要及时的治疗,是不会出现生命危险的。

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土呆子的蛇毒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生命危险,但是其对于医疗却也有着很大的作用。不管是在镇痛方面,还是止血方面,都有着不错的临床效果。并且安全范围大,长期使用也没有成瘾性。

另外,它的蛇毒中还含有溶细胞素,有可能可以有效的帮助人类攻克癌症。